报啦啦·全国登报公众平台
400-1122468

中国报纸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报纸发展的现状
我国报业已成为目前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最明显的表现为报纸的总数在不断增加,且席卷我国大部分区域。即便竞争如此激烈,但新报纸的出炉速度仍然不减,报纸传媒这块蛋糕被瓜分得越来越彻底。最近20年来,报纸数量持续增长,而报纸结构也在随之调整,并逐渐发展成熟,这种成熟和完善不仅表现在报纸总数的递增上,还表现在报纸品种不断丰富,且受影响的省份、地区更为广泛。

报纸传媒现状从广义来说可以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总数持续增长。截止到2005年7月,全国共出版报纸1926种;二是品种丰富。报纸品种丰富首先表现在除普通日报外,增加了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刊。其次表现在出现了党报、都市报和专业报分割市场的状态;三是影响区域广泛。目前,报业已延伸至全国区域范围内,并且以省级和地、市级为发展重点。从狭义来说,我国报纸传媒已形成合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格局,我国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报业布局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以党报为核心的报业结构形成

我国报纸的结构经过历次调整,逐步形成了以党报为核心、都市类、专业类及其他类别报纸共同发展的结构。

(1)党报地位巩固

党报根据等级不同,可以分为类:第一类为全国性党报,如《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等,这类党报以报道国内和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件和时事新闻为主要目的;第二类为省级党报,如《湖南日报》、《浙江日报》等,这类党报以报道省内尤其是主要城市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件和时事新闻为主要目的;第三类为地市级党报,如《北京日报》、《广州日报》等,这类党报以报道各地区或县市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件和时事新闻为主要目的。党报作为我国舆论宣传的工具、党和国家的喉舌,因此具有报道方针严谨,特点稳定等特点,在新闻内容上把关严格,在新闻编辑上形式较为单一,变化不大,虽然如此,一直以来党报作为机关报都在报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其发行量也具有一定的政治保证,因此在报业竞争中,党报的力量仍然处于稳健地位。
随着报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尤其是都市报、专业报力量的壮大,党报如果不进行创新,其弊端会日益突显。因此党报为扩大发行量,确保自己在报业市场上站稳脚跟,也开始寻求创新之路。如一些党报开辟固定的专版来吸引读者,如体育专版、娱乐专版和消费专版,并且在版面编辑上更为活泼生动,这样,既能保证党政新闻占有一定分量,保证党报的政治宣传作用,同时也使报纸更为人性化和大众化,促进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有机结合。

(2)都市报异军突起

我国都市报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产生之后就飞速发展,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发展至今已经历十年时间。正式都市报的出现,才使得我国报业市场发展了新的翻天覆地的重大变化,它彻底打破了党报的垄断地位,促进我国报业市场真正走向市场。所谓都市报,指的是体现城市(都市)生活的报纸,因此晚报、早报都属于都市报的范畴,从狭义角度来而言,都市报指的是坚持正确舆论指导下,以都市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信息为主要传播特征的报纸,在内容上注重服务意识,着眼于对老百姓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报道;在形式上采用平易近人、通俗生动的编辑和报道风格,以客观真实和社会责任为报道规范;在运作上遵循市场化发展规律开拓创新,并在发行和广告上有所作为;在定位上以小见大地宏扬主旋律,活跃报业市场,并成为主流党报的有益补充的报纸。

1995年1月1日创刊的《华西都市报》作为我国第一张以“都市报”为报名,公开发行的综合类报纸,是我国公认的第一张都市报,它的出现不仅创造了都市报当时的发行奇迹,并促进其他报纸的效仿和尾随。都市报的蓬勃发展是带动我国报业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大力量,无论在广告市场还是发行市场,都堪称主力,可以看出,它至今仍然拥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都市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注重品牌效应。报纸的增多导致竞争的激烈,报纸不仅需要赚取读者的“第一眼效应”,还必须培养忠实的读者,因此树立报纸的品牌非常重要。都市报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品牌的较量。如广告标语和报头都是竞争的重点。

编辑手段的创新。与党报相比,都市报竭力在编辑版式上更加活跃和推陈出新,以抢眼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如推出“瘦报”,所谓的“瘦报”首先在报纸纸张的长度比党报机关报更长,缩小宽度的一种报纸,其次改变报纸惯用的四开为对开,取消了中缝,拓宽了分栏之间的距离,使得报纸总体看起来具有一定的“高度”,而且给读者的第一眼印象就是干净、整洁、容易抓住信息重点。“瘦报”从人性化角度来说,更适合节奏繁忙的都市生活的读者的阅读特点。

开设贴近读者的大众化栏目。都市报多以关注百姓生活,反映民生需求为宗旨,报社与读者之间必须毫无障碍地进行交流和沟通,传受双方的互动,不仅能有利于报社迅速、及时和准确地了解和理解读者最需要的信息内容,发挥读者的力量,加强读者参与办报的积极性,更有助于都市报更好地报道信息。因此都市报开设贴近读者的大众化栏目,并采取各种手段吸引读者参与其中,如鼓励读者来信,采用热线电话、论坛、email等形式让读者发表意见,开设热线新闻等栏目,这些方式都能提高读者关注和参与栏目的积极性。

重视广告。广告已经成为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报业发展的经济基础。广告是都市报的衣食父母,尽可能多地抢夺广告商,成了都市报的奋斗目标,这也是都市报获取市场效益,真正进入市场化运作的最突出表现。

(3)专业性报纸崛起

按报纸的报道内容划分,广义的专业报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为行业报,这类报纸以报道某部门某领域的发展动态为主,这些部门和领域主要指政府机关部门,而承担宣传任务和信息传播工作的人员属于该部门和该领域之内的宣传机构,因此办报经费大部分由政府投入或承担,由于这类报纸宣传性较强,因此在报道内容规范、政治导向、法律规范、保密要求、格调品位、新闻真伪、有无有偿新闻和广告规范等方面比较讲究。第二类为狭义的专业性报纸,这类报纸以报道我国某一具体领域、具体方面的发展动态和情况为主,如我国最近发展势头强尽的经济类报纸就属这类,以我国和国际经济发展的动态、财经、房产、期货、股票、地产、汽车、IT等经济领域信息为报道内容,如《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第三类为生活服务类报纸,这类报纸以报道日常生活中的前沿变化和发展动态为主要,如电视周报、《申江服务导报》、《精品购物指南》等。第四类为企业报,这类报纸以报道某一企业的发展变化和动态为主,其信息传播人员主要以该企业的新闻部门人员为主,主要是对企业自身进行宣传以及对员工进行信息传播和企业文化的熏陶为目的,其中以中央和地方特大型、大型过有骨干企业为主,如山东的《山东樱花》报、浙江的《杭钢报》等。

专业报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编辑上都体现出与党报和都市报不同的特点,以做精、做深、做大为主要目的。在内容上,专业报不仅对新近发生的该领域的新事件、新情况进行报道,更重要的是探究现象背后的深层本质和规律性,因此在分析和解释上,表现出综合性报纸所没有的透彻性和思辩性,并且推出大量大篇幅的解释性报道、深度报道和调查性报道,加强报道力度,在编辑上,简洁大方而又具有大气,让报纸看起来更为赏心悦目。而以上这些,都成为与党报和都市报竞争的优势。一般来说,专业报的运作周期较长,一般为周报,因此在时效性方面还是有些薄弱的。

2.区域性报纸势头高于全国性报纸

经过2003年的报纸整顿后,报纸的总量有减少,但从报纸的区域分布来看,全国性的报纸比重少,而省级报纸和地市级报纸的比重在增加,同时各省和地市级报纸分布并非完全均衡,经济水平高的省份和地市单位,报纸种数比欠达地区多。 我国的全国性报纸正在逐渐让位于区域性报纸,区域性报纸在本地区占主导性地位的格局已经形成。如《华西都市报》是中国第一份区域组合城市报纸,一创办就提出了办一张四川盆地“区域组合城市报”的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成都为中心,以周边城市为辐射带,建立区域组合城市的市场网络,全方位、强密度、大规模覆盖成渝经济圈。构建“区域组合城市”的营销市场,《华西都市报》由此揭开了中国报纸区域化生存序幕。

目前还有一种加强地方新闻的方式为打造地方版,即在办主报之余,创办地方版。《燕赵都市报》作为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在全国省级传媒中第一家创办地方版的报纸,2003年7、8月《燕赵都市报》分别在省会和冀东地区创办了《都市时讯》和《燕赵都市报冀东版》。两个地方版随都市报在省会和冀东一起发行,为两地百姓量身订做新闻信息与资讯,力求成为“都市新闻总汇,社区资讯大全”,有效地把地方新闻整合一体,最大限度地霸占了更多市场份额,不仅发行量达百万份,广告收入也迅速上升,因此能受到一分投入,全省城市回报的效果,光2004年就从北京吸收了2000万的广告。此外,其他报纸也在不同程度进行做大区域性报纸和地方新闻的尝试,如《人民日报》开设了华东新闻版块、《羊城晚报》开设广东新闻等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克服了发行量受限制的问题,并能在竞争中有效地抵御对手,但是必须妥善解决好重复信息问题,并需注意不同地域的读者差异等问题。

3.扩版改版热潮兴起

1987年《广州日报》率先扩版,将周末版从原先的8版调整到40版,《广州日报》的扩版预示着我国报业厚报时代的到来。而我国报业的扩版就是从那时开始进入第一阶段。我国报业扩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八十年代初,主要表现在对周末版的调整,增加周末版的版面,尤其重视文艺副刊的报道,以提高报纸的文化品位和知识水准。第二阶段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报纸扩版主要表现在由原来的对开四版扩版为八版。第三阶段从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主要表现为进行大规模的增加版面,如《羊城晚报》2001年8月1日全面扩版,常规版面达到36—40版;2002年8月6日,《南方日报》全新扩版,每周增加24个版面;2003年《北京青年报》扩版,常规版面超过64版。

与此同时,各报结合自身定位纷纷改版,首先以增加时效性和时事新闻版和本地新闻版的分量为重点,无论在信息内容选择、栏目设置还是在版面分布上面,都加重了这两类新闻的比重,如从2004年10月开始,《南方日报》对版面作了较大调整,调整后每天16个版中,新闻版占有12个。《北京日报》自1999年以来不断扩版、改版,新闻版和专、副刊版的比例为14∶8,并增加了社会新闻和财经新闻。其次,对副刊都采取低调处理的方法,减少文章和版面数,如《南方日报》取消了时效性不强的周刊和读者面窄的专版,合并内容重复的专版。再次是在版面设计上以大标题、小字号和大图片为统一风格,采用留白的美学特点,制造出简洁明快的风格。 经过扩版和改版后,各大报纸的广告量均有明显上升。而扩版热潮迎来了我国报业的“厚报时代”。

4.新闻策划打造影响力和竞争力

为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扩大影响力,很多报纸通过新闻策划打造影响力和竞争力。所谓的新闻策划是策划中的一种,是传媒对于新闻资源的一种良性开发,试图对客观的新闻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与发掘,以期实现新闻报道的最优化。运用新闻策划,借助传媒力量和社会力量,把那些本来是零散分布的信息集中和整合起来,层层深入进行报道,形成了拳头效应,能产生相当大的社会效果,形成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闻策划有能力打破时空的限制,即使同一主题的事件处于不同历史时期或者不同地区,经过精心策划组织,同样能产生强大的新闻价值,如在1997年香港回归报道中,《广州日报》以97个版的策划从不同角度、不同历史时期香港的发展和变化进行报道,使读者认识香港,关注香港回归,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当天发行量达到80万份,足见新闻策划的效果之大。新闻策划的作用不仅在于在重大事件报道上制造“规模效应”,还在于通过这种效应增强报社的社会效应,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并提高报社自身的传媒形象。

为更大程度地增加发行量,提高报纸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不少报纸开始把着眼点转向有计划、有创意地进行新闻的策划传播。但必须注意区分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关系。新闻策划在事实客观存在的基础上进行,传媒只是通过各种方式将事件更精彩地表现出来,而非改变事态发展的过程本身。而策划新闻指的是为达到预期的宣传目的和社会效果,传媒人为地制作出新闻事实来进行报道的一种行为,事件随着记者或编辑的主观意图而改变。无论是新闻策划还是策划新闻,都必须在遵循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原则基础下进行,同时必须以有利于读者、社会和国家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5.报业集团形成

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宣告成立,将旗下的《广州日报》定为主报,将《信息时报》、《足球报》、《广州文摘报》、《老人报》、《岭南少年报》、《现代育儿报》、《舞台与银幕》、《美食导报》、《广州英文早报》、《商旅导报》、《赢周刊》、《科技先驱报》、《番禺日报》、《增城日报》等14家报纸作为子报,此外,将四大期刊看世界》、《南风窗》、《新现代画报》、《大东方》,一个出版社广州出版社和一个网站大洋网纳入集团之中。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是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集团成立以来,就2003年总收入就达到18亿元,净资产达49亿元。国内各省发现了整合的强大威力,纷纷考虑将自己区域范围内的报纸,尽可能地集中起来,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因此在20世纪末开始,我国报业集团拔地而起,成为我国报业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发展至今,我国已建立39家报业集团,这些报业集团目前已成为中国报业的主导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hzdl.cn/k/doc/8ec6eb0f82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e0.html

赞(6) 打赏1角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登报中心 » 中国报纸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国登报公众平台_专业如您所想

本中心业务遍及全国,于全国上百家报社展开合作,主营:登报挂失,遗失声明,公告公示,软文,函,信,通知等文体登报。所登报纸为市级、省级、国家级报纸。公开发行,工商税务企事业单位认可,权威有保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1分1角不嫌少,只要文章帮到您

汗水不白流,文章更精彩!感谢赞助!

微信扫一扫